基于上述技术研究成果,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家电力调度控制中心统筹组织,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配合,针对公司多个区域电网及新能源发电场站的真实数据和具体场景,开展了调控领域电网厂站接线图识别、电网运行信息检索、新能源发电预测以及电网运行组织安排方面的试验应用,实现了电网调控领域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水平的提升。
在电网厂站接线图识别方面,对多个典型地区、多个厂站类型、多个电压等级、多种接线方式的真实接线图进行模型训练,识别准确率可达85%。
在电网运行信息智能检索方面,对包含发电厂、变电站、电力一次设备、自动化设备等多种数据对象的电网调控领域真实语料进行智能解析,调度语言解析准确率从20%提升至80%。
在新能源发电预测方面,选取分布于华北、华中、西北等区域,覆盖戈壁、山地、平原、丘陵、海上及山地和高原叠加等多种地形的风电场及光伏电站,使用历史运行数据训练预测模型,预测准确率在现有基础上提高了1至1.5个百分点。
在优化调度方面,以我国省级电网网架和实际运行情况为蓝本,构建新型电力系统SG-126节点网络模型,并以此为研究对象,探索“人工智能+电网潮流计算”联合驱动模式,为解决无模型问题提供了新方法。在此模式下,优化计算时间极短,适应电网在线决策要求,为调控运行人员提供决策参考。
一.规则及注意事项(WBJD4600B双钳多功能接地电阻综合测试仪拥有雄厚的技术力量)
感谢您购买了本公司双钳多功能接地电阻测试仪,在你初次使用该仪器前,为避免发生可能的触电或人身伤害,请一定:详细阅读并严格遵守本手册所列出的规则及注意事项。
任何情况下,使用本仪表应特别注意。
本仪表根据IEC61010规格进行设计、生产、检验。
任何情况下,使用本仪表应特别注意。
测量时,移动电话等高频信号发生器请勿在仪表旁使用,以免引起误差。
注意本仪表机身的标贴文字及符号。
使用前应确认仪表及附件完好,仪表、测试线绝缘层无破损、无裸露、无断线才能使用。
测量过程中,严禁接触裸露导体及正在测量的回路。
确认导线的连接插头已紧密地插入仪表接口内。
请勿在测试端与接口之间施加超过100V的交流电压或直流电压,否则可能损坏仪表。
请勿在易燃性场所测量,火花可能引起爆炸。
仪表在使用中,机壳或测试线发生断裂而造成金属外露时,请停止使用。
请勿于高温潮湿,有结露的场所及日光直射下长时间放置和存放仪表。
给电池充电时,请确认测试线已移离仪表,仪表处于关机状态。
仪表显示电池电压低符号“”,应及时充电。
注意本仪表所规定的测量范围及使用环境。
使用、拆卸、校准、维修本仪表,必须由有授权资格的人员操作。
由于本仪表原因,继续使用会带来危险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马上封存,由有授权资格的机构处理。
仪表及手册中的“”警告标志,使用者必须严格依照本手册内容进行可靠操作。
二.简介(WBJD4600B双钳多功能接地电阻综合测试仪拥有雄厚的技术力量)
双钳多功能接地电阻测试仪又叫双钳接地电阻测试仪。其集合多种测量方法于一体的接地电阻测试仪,该仪表除了具有传统打辅助地极测接地电阻的功能外,还具备了无辅助地极测量的独特功能。它采用了超大LCD灰白屏背光显示和微处理机技术,通过微处理器控制精密4线法、3线法和简易2线法、选择法、双钳法测量接地电阻测试。采用大口径电流钳设计,利用双钳口测量技术,无需打辅助地极、无需将接地体与设备隔离,实现了在线测量。广泛应用于电信、电力、气象、机房、油田、电力配电线路、铁塔输电线路、加油站、工厂接地网、避雷针等。仪表具有测试精准、快速、简捷、稳定可靠等特点。
双钳多功能接地电阻测试仪由微处理器控制,可精准检测接地电阻、土壤电阻率、接地电压、直流电阻和交流电流。其使用了快速滤波技术可将干扰减至*小。同屏显示辅助电极的电阻值,方便判断由于环境因素带来的测量误差,便于更准确测量接地真实阻值。同时存储500组数据,可通过监测软件在线监测数据,USB数据上传PC并具有数值保持及智能报警提示等独特功能。
双钳多功能接地电阻测试仪由主机、监控软件、测试线、USB线、接地针组成,具有历史数据读取、查阅、保存、报表、打印等功能。
三.量程及精度(WBJD4600B双钳多功能接地电阻综合测试仪拥有雄厚的技术力量)
测量功能
|
测量范围
|
精度
|
分辨率
|
二三四线法测量接地电阻(Re)
|
0.00Ω~29.99Ω
|
±2%rdg±5dgt(注1)
|
0.01Ω
|
30.0Ω~299.9Ω
|
±2%rdg±3dgt
|
0.1Ω
|
300Ω~2999Ω
|
1Ω
|
3.00kΩ~30.00kΩ
|
10Ω
|
直流电阻(R—)
|
0.0Ω~299.9Ω
|
±2%rdg±3dgt
|
0.1Ω
|
300Ω~2999Ω
|
1Ω
|
3.00kΩ~30.00kΩ
|
10Ω
|
选择法测量接地电阻(Re)
|
0.00Ω~29.99Ω
|
±2%rdg±5dgt(注1)
|
0.01Ω
|
30.0Ω~299.9Ω
|
±2%rdg±3dgt
|
0.1Ω
|
300Ω~3000Ω
|
1Ω
|
双钳法测量接地电阻(Re)
|
0.01Ω~0.99Ω
|
±10%rdg±10dgt
|
0.01Ω
|
1.0Ω~9.9Ω
|
0.1Ω
|
10Ω~100Ω
|
1Ω
|
土壤电阻率(ρ)
|
0.00Ωm~99.99Ωm
|
ρ=2πaR (注2)
|
0.01Ωm
|
100.0Ωm~999.9Ωm
|
0.1Ωm
|
1000Ωm~9999Ωm
|
1Ωm
|
10.00kΩm~99.99kΩm
|
10Ωm
|
100.0kΩm~999.9kΩm
|
100Ωm
|
1000kΩm~9999kΩm
|
1kΩm
|
接地电压
|
AC 0.00~100.0V
|
±2%rdg±3dgt
|
0.01V
|
交流电流
|
AC 0.0mA~1000A
|
±2%rdg±3dgt
|
0.1mA
|
注:1. 基准条件:Rh Rs<100Ω时的精度。
工作条件:Rh max=3kΩ+100R<50kΩ;Rs max=3kΩ+100R<50kΩ
2.取决于R的测量精度而定,π=3.14, a:1 m~100m;
2.一般规格
功 能
|
接地电阻、土壤电阻率、直流电阻、接地电压、交流电流、
|
环境温度湿度
|
23℃±5℃,75%rh以下
|
干扰电压
|
<20V(应避免)
|
干扰电流
|
<2A(应避免)
|
测R时电极间距
|
a>5d
|
测ρ时电极间距
|
a>20h
|
电 源
|
DC 6V 4.5Ah铅酸蓄电池 连续待机100小时以上
|
背 光
|
可控背光,适合昏暗场所使用
|
测量方式
|
精密四线、三线法测量、简易二线、选择法、双钳法测量接地电阻
|
测量方法
|
二三四线法测量:变极法,测量电流20mA Max
土壤电阻率:四极法
选择法测量:变极法,测量电流20mA Max
双钳法:非接触互感测量法,测试电流1mA Max
直流电阻:变极法
交流电流:平均值整流(钳形)
接地电压:平均值整流(S-ES接口间)
|
测试电压波形
|
正弦波
|
测试频率
|
128Hz
|
短路测试电流
|
AC 20mA max
|
开路测试电压
|
AC 28V max
|
电极间距范围
|
1m~100m
|
显示模式
|
4位超大LCD显示,带背光
|
测量指示
|
测量中LED闪烁指示
|
LCD尺寸
|
111mm×68mm
|
LCD显示域
|
108mm×65mm
|
仪表尺寸
|
长宽高:277.2mm×227.5mm×153mm
|
电流钳尺寸
|
长厚高:101mm×27mm×214mm
|
测 试 线
|
4条:红色15m,黑色15m,黄色10m,绿色10m各1条
|
简易测试线
|
2条:黄色1.5m,绿色1.5m各1条
|
辅助接地棒
|
4根:φ10mm×200mm
|
电 流 钳
|
2把:香蕉插头
|
电流钳口径
|
φ50mm
|
电流钳引线
|
长2m
|
测量时间
|
交流电流:约2次/秒
对地电压:约2次/秒
接地电阻、土壤电阻率:约7秒/次
|
线路电压
|
AC 100V以下测量(接地电压测量功能不能用于测量商用电)
|
USB接口
|
具有USB接口,存储数据可以通过软件上传电脑
|
通 讯 线
|
USB通讯线1条,长1.5m
|
数据存储
|
500组,“MEM”存储指示,显示“FULL”符号表示存储已满
|
数据查阅
|
查阅数据时“MR”符号指示
|
溢出显示
|
超量程溢出时“OL”符号指示
|
电流钳低电流指示
|
选择法或者双钳法测量时,当电流钳A接收的电流信号低于0.5mA时,显示“”符号,此时应检查电流钳A的钳入方向
|
干扰测试
|
自动识别干扰信号,干扰电压高于5V时“NOISE”符号指示
|
辅助接地测试
|
具有辅助接地电阻值测试功能,0.00kΩ~30.00kΩ(Rh max=3kΩ+100R<50kΩ;Rs max=3kΩ+100R<50kΩ)
|
报警功能
|
测量值超过报警设定值时发出报警提示
|
电池电压
|
电池电量实时显示,电池电压低时提醒及时充电
|
自动关机
|
“APO”指示,开机15分钟后自动关机
|
功 耗
|
待机: 40mA Max(背光关闭)
|
开机开背光: 43mA Max
|
测量:120mA Max(背光关闭)
|
质 量
|
仪表: 2430g(含电池)
|
电流钳:940g(2把)
|
测试线:1300g(含简易测试线)
|
辅助接地棒: 850g(4根)
|
工作温湿度
|
-10℃~40℃;80%rh以下
|
存放温湿度
|
-20℃~60℃;70%rh以下
|
过载保护
|
测量接地电阻: H-E、S-ES各端口间AC 280V/3秒
|
绝缘电阻
|
20MΩ以上(电路与外壳之间500V)
|
耐 压
|
AC 3700V/rms(电路与外壳之间)
|
电磁特性
|
IEC61326(EMC)
|
适合安规
|
IEC61010-1(CAT Ⅲ 300V、CAT IV 150V、污染度2);IEC61010-031;
IEC61557-1(接地电阻);
IEC61557-5(土壤电阻率);
JJG 366-2004(接地电阻表);
JJG 1054-2009(钳形接地电阻仪)。
|
四.结构(WBJD4600B双钳多功能接地电阻综合测试仪拥有雄厚的技术力量)
1. 接收电流钳A接口 2. LCD 3. H接口(电流极) 4. S接口(电压极) 5. ES接口(辅助地极) 6. E接口(接地极))
7. 功能按键区 8. DC充电插座 9.USB接口 10. 测试按键 11.测试线 12. 辅助接地棒
13. 简易测试线 14. 接收电流钳A 15. 激励电流钳B 16. 接收电流钳A连接端口,蓝色香蕉头为同名端,黑色为公共端
17. 激励电流钳B连接端口,红色香蕉头为同名端,黑色为公共端
五.测量原理(WBJD4600B双钳多功能接地电阻综合测试仪拥有雄厚的技术力量)
1.三线法四线法测量接地电阻值测量采用额定电流变极法(适合准确测量单点接地系统),即在测量对象E接地极和H电流极之间流动交流额定电流I,求取E接地极和S电压极的电位差V,并根据公式R=V/I计算接地电阻值R。为了保证测试的精度,采用4线法,增加ES辅助地极,实际测试时ES与E夹在接地体的同一点上。
2.选择法测量接地电阻值测量采用电流变极法(适用于不解扣测量并联接地系统的其中一个地网接地阻值),在Re1 Re2 Re3接地极和H电流极之间施加交流电流I,通过电流钳A测量出流经Re3的电流I3,同时测出Re3接地极和S电压极的电位差V,并根据公式Re3=V/I3计算接地电阻值Re3。为了保证测试的精度,采用4线法,增加ES辅助地极,实际测试时ES与E夹在接地体的同一点上。
3.双钳法测量接地电阻值(适用于多独立点并联接地系统不打辅助地桩测量),通过激励钳B产生一个交流电动势V,在交流电动势V的作用下在回路中产生电流I,再通过电流钳A检测到反馈的电流I,并根据公式R=V/I计算出电阻值,图中R=Re+R1//R2//R3//…Rn-1//Rn,当R1//R2//R3//…Rn-1//Rn(多个接地点并联后的阻值)远小于Re,有R≈Re。
4.土壤电阻率(ρ)测量采用4极法(温纳法):E接地极与H电流极间流动交流电流I,求S电压极与ES辅助地极间的电位差V,电位差V除以交流电流I得到中间两点电阻值R,电极间隔距离为a(m),根据公式ρ=2πaR(Ωm)得出土壤电阻率的值,H-S的间距与S-ES的间距相等时(都为a)即为温纳法。为了计算方便,请让电极间距a远大于埋设深度h,一般应满足a>20h,见下图。
5.二三四线直流电阻测试采用额定电流变极法(适合测量等电位连接电阻测试),即在测量对象R之间流动直流额定电流I,求取R两端的电位差V,并根据公式R=V/I计算接地电阻值R。为了保证测试的精度,采用4线法,增加ES辅助地极,实际测试时ES与E夹在被测物的同一点上。
6.以上几种方法中其工作误差(B)是额定工作条件内所得误差,由使用仪表存在的固有误差(A)和变动误差(Ei)计算得出。
A: 固有误差 E2:电源电压变化产生的变动
E3:温度变化产生的变动 E4:干扰电压变化产生的变动
E5:接触电极电阻产生的变动
7.交流电流漏电流测量采用平均值整流法。
8.接地电压测量采用平均值整流法。
基于上述技术研究成果,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家电力调度控制中心统筹组织,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配合,针对公司多个区域电网及新能源发电场站的真实数据和具体场景,开展了调控领域电网厂站接线图识别、电网运行信息检索、新能源发电预测以及电网运行组织安排方面的试验应用,实现了电网调控领域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水平的提升。
在电网厂站接线图识别方面,对多个典型地区、多个厂站类型、多个电压等级、多种接线方式的真实接线图进行模型训练,识别准确率可达85%。
在电网运行信息智能检索方面,对包含发电厂、变电站、电力一次设备、自动化设备等多种数据对象的电网调控领域真实语料进行智能解析,调度语言解析准确率从20%提升至80%。
在新能源发电预测方面,选取分布于华北、华中、西北等区域,覆盖戈壁、山地、平原、丘陵、海上及山地和高原叠加等多种地形的风电场及光伏电站,使用历史运行数据训练预测模型,预测准确率在现有基础上提高了1至1.5个百分点。
在优化调度方面,以我国省级电网网架和实际运行情况为蓝本,构建新型电力系统SG-126节点网络模型,并以此为研究对象,探索“人工智能+电网潮流计算”联合驱动模式,为解决无模型问题提供了新方法。在此模式下,优化计算时间极短,适应电网在线决策要求,为调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是对传统电力系统的全方位变革。未来,电力系统调控运行将面对更大数量的控制对象、更多类型的调节手段、更为复杂的运行场景。与此同时,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数字技术新和迭代速度将进一步加快,相关科技成果加速落地,应用场景逐渐覆盖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人工智能技术将成为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电力系统调控运行可为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提供更多新场景,也可为调控运行技术注入更多发展动能,人工智能技术与调控运行应用更新将形成相互促进、螺旋上升的发展形态,对推动电网智能调控技术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面向调控运行的人工智能平台架构、数据处理、通用算法和基础应用技术的深化研究,电网调控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将进一步融合,电网智能调控技术将充分发挥调控数据资源优势,形成“模型+数据”双轮驱动模式,构建数据统一、算力统筹、智能共享、可靠可控的人工智能生态环境,支撑电网智能感知、交互、分析和决策,为调控运行人员提供更加全方位、多元的辅助服务,为增强新型电力系统智能调控水平提供有效解决方案。
控运行人员提供决策参考。
扬州万宝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